统计局: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较2013年加快0.7%。在连续三年陷入增速下滑的“寒冬”后,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终于重现企稳回升的势头,中国烹饪协会指出,餐饮市场总体上已扭转颓势,大众化餐饮是整个行业趋稳回暖的最大动力,但行业景气仍不容乐观,同时租金、人工、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餐饮企业进入微利时代。
背景:多重压力下,餐饮业变革需求迫切
餐饮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餐饮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也越来越加剧,餐饮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管理增效支点,有效降低餐饮企业运营成本,才能避免被淘汰。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科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开始全面渗透餐饮行业,如何将信息化思维正确的融入餐厅经营管理、顾客市场、餐饮供应链中,借此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餐饮企业主迫在眉睫要考虑的问题。
机遇:信息化应用成为餐企增效新支点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和应用正在持续教育餐饮市场,餐饮企业和企业主的视角也因此在不断丰富,一味的缩减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只会导致“跑冒滴漏”现象频发从而影响营运收益,必须积极寻找控制成本的方法,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客流,提高营业额和翻台率,才是现代化餐厅管理增效的新支点。
转变:餐企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信息化手段在餐饮行业的渗透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通过披露餐厅的活动信息为线下实体店导流,利用信息化技术为顾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帮助餐饮企业建立更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减低餐厅的运营成本、人力成本,便于集中管控等等。
餐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经营,更重要的是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用互联网思维为顾客带来更方便快捷的体验和服务,才能使餐企在激烈的行业淘汰制度下生存下去。